跟着AI去旅行(一)让你的AI能听见会说话

广告位招租
扫码页面底部二维码联系

过去这段时间,我在研究一项让AI帮助普通人靠近诗和远方的应用实现,在这个项目中,我构想了一位AI伴侣,以视频聊天的形式,向由于时间和金钱不足没法踏上旅程的青年,展示了日本知名景区富士山的场景。实现一位AI导游伴侣,不仅需要有能以自然人的身份与用户交流的能力,还要有能学习景区资料、旅游路线、酒店机票等等攻略的能力,更进一步还要有通过生成视频全方位展示景区的能力,并且作为旅游应用,它还需要在自然人和科普视频两种身份之间做无缝切换。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我的任务除了要在技术上实现它以外,还要从成本的角度,在技术实现时以最低的价格(或许要在某些方面退而求其次),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它。一篇文章无法完全讲解透彻,本文我将着重在AI的“听”和“说”两个方面,从应用开发者进行技术选型追求便宜的角度,聊一聊我的一些经验。

LLM扮演“大脑”的角色

过去两年,我们见证了LLM的疯狂崛起。由ChatGPT开启的大门,让普通人也能便捷便宜的享用AI。LLM优秀的灵活的推理能力,让我们可以在我们自己的大脑外,外挂一个“体外大脑”。随着LLM厂商们的迭代,这些“外挂大脑”的智商越来越高,甚至在某些具体方面超出了博士水平。这也就意味着,普通人可以借助AI,完成超出自己智商水平的工作。这就像,我们可以借助外挂,在物理上超越人类极限一样,用挖机移山,用吊车盘石,用沙船填海……就像机械设备在体力上无限放大人的能力一样,AI在脑力上极大的突破了人的思考和认知极限。

学会使用LLM是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必备技能,因为一旦别人都会用,而你不会用,在智力上就会被碾压。虽然,各大厂商们,特别是OpenAI正在尝试将AI的使用难道降到最低,试图把AI演变为一个万能的聊天机器人,一个人工助理。然而,即使到了今天,AI似乎还是能力有限,使用方式也并不那么自然。因此,现阶段,“使用LLM”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却比较复杂,大部分人都没有通过学习以掌握激发AI全部潜力的知识技能。类似Prompt工程这样的学问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提供了激发AI潜力的成体系方法论,掌握该知识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将远超普通人。

虽然我们还无法不费吹灰之力地使用LLM,但是,在智力上,LLM仍然在快速成长,成为超越普通人的智能资源,这意味着等到我们遇到超出自己智力范围的需求时,可以现学现用或请教熟练使用LLM的人,以解决我们的核心问题。

在开发所有产品时,我们都应该为该产品提供一个“大脑”,而毫无疑问,这个“大脑”的角色由LLM来扮演。就当下的科技产品而言,缺乏“大脑”的产品显得枯燥,同时也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用户需求。过往,我们设计一款产品,制订好产品的使用规则,并“教育”用户如何使用它。而现在,我们设计一款产品,有用户来决定如何使用,产品只在最后承接用户的真正需求。这种转变,就像过去web1.0用户被动接受信息到web2.0用户主动生产信息的转变一样,会在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形式上,带来重大变革。作为技术产品的创业者,我们更多的是思考,这种变革的目的地形态,并为每一种想法提供产品以对该想法进行验证。

另外,由于各家厂商的LLM的智力水平不同,同时受到内容审查的影响,我们面临着LLM也分“三六九等”的问题。等级越高,能提供的智力水平越高,当然,价格也就更贵。一旦价格超出普通人的承受范围,那么这种高级智力就会成为有钱人的专属,并最后形成智力特权,把真实的人也分“三六九等”。所以,无门槛的普惠性AI智能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就商业本身而言,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这种矛盾需要在资本市场寻找创新来解决。而作为整个链路中小小的一环节,我们作为创业者,尽可能的平价提供服务,以无愧于心。

任何一款产品,无论是以应用的形态,还是以服务的形态,还是以插件的形态,我们可以标榜它就是一款AI产品,也可以不标榜它的AI属性,而是更垂直的解决用户需求,只不过背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AI的。有了AI作为产品“大脑”,我们可以让产品更灵活,更适配用户的需求。举个例子,以前用户只能提供结构化的数据来该一个绘图工具绘制图表,而现在,基于LLM,用户可以提供原始材料,并让AI制作出同一数据的不同图表,或者一次性给出多个图表,以前那种结构化数据的产品形态,必须有开发人员提供特定界面来控制用户输入的是结构化数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也要保持该数据结构,直至最终消费数据为固定的图表进行输出,但在新的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输入任意的数据源,而输出也不局限于单一的图表。

也正是这种输入输出的灵活度,让我们的产品形态可以发生变化,从以往呆板的必须按固定规则使用的产品形态,逐渐向随意的灵活的立体的产品形态演进,这种演进不是在原来的形态基础上做增益,而是突然来到一个新维度,提供以往从未有过的形式。例如,以前的游戏地图、剧情、人物、主线是固定的,而在AI的加持下,这些元素都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根据用户游玩游戏的过程,实时生成新地图、新剧情等。这种影响,目前来说,主要集中在AIGC领域,诸如影视创作、图书出版、漫画、短视频等等,都将出现整体作品范式的演进。

让AI开口说话

当我们尝试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时,首先我们要为AI增加嘴巴,因为只有让AI开口说话,才能解放我们的眼睛,提供更多的感官刺激。虽然,视觉接受信息的速率和效率都远高于听觉,然而听觉可以让用户的注意力更集中、提供比视觉更丰富的情感价值、提升用户的反馈比率,多重感官的交互能加深用户的记忆,这也是为什么类似B站、抖音这样的视频应用能如此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而最近两年,播客突然在数据上呈现出新风口的趋势,作为fm形态的产品,已经存在30来年,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网络点播独立播音节目,为何经久不衰呢?我想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更广泛的娱乐形态之外,声音这种独特的信息传播形式固有的魅力也是致其随时可能迎来新增长的原因。当下,智能电车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油车,而汽车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路途中度过,特别是单身人士,在完全解放双手的全自动驾驶出现之前,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声音形态的产品,则容易被接纳。一旦这些产品可以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那么,在行车之外的时间,它们也可以作为个人独处时,不想或不方便接受视觉信息,就是最佳的选择。

因此,单独以声音作为产品形态的产品,虽然不太可能像短视频平台一样,获得如此广泛的用户量,但是,却仍然可以在独特的赛道上,持续增长。当然,在增长时,高净值用户比比纯粹的用户量增长更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即使是声音产品,其本质还是内容为王,同时,内容为王的前提是内容免费+有效的盈利渠道,比较鲜有为一段声音付费的用户,特别是在这个AI时代,本身声音已经自由。

Meta最近发布了他们的新产品,基于llama来做播客,他们通过agent技术,实现了剧本的创作->脚本的编写->内容输出->文本到语言的输出->剪辑的全流程,只要你有一个好点子,搭配有一个懂活的AI,就可以做出一节优质播客。随着AI对播客的入侵,未来播客的粗制滥造也会越来越多,因此,我说播客本质上还是一门关于内容的生意,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真正吸引回头客。然而,作为小小创业者,我现在多了一个认知,“苍蝇专叮有缝的蛋”,“再小的肉它也是肉”,专做长尾,以量取胜,虽然从健康生态的角度讲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但是对于资源不足资金不裕的创业者而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给LLM的输出内容加语音,这听上去是件极其简单的事,因为TTS技术已经成熟一二十年了。然而,既然如此简单,为什么“语音通话”功能没有成为烂大街的功能呢?据我所知,直到最近,国内各家LLM厂商,才开始陆续在自己的App中增加了这种能力,即使如此,这种交互的国内鼻祖“豆包”App,也无法做到丝滑流畅纯自然。这里面还是有很多技术细节有待进一步加强,LLM的tokens生成方式,迫使TTS无法实时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因此也就无法给出对应的情绪和语气,甚至连多音字都可能识别错误。这都还是比较难解决的,即便是端对端实时语音输出,我相信也能难倒一大堆程序员。因此,看上去稀松平常的一些能力,实际在背后有非常多技术的挑战和决策。作为过来人,在这种情况下,我往往觉得,我们显得很渺小,我们的目标总是星辰大海,但是总是在如何给漏气的轮胎补胎这样的小事上没有太多进展。我们希望创造出充满科技感的AI产品,但是在跨出的第一步,就遭遇技术上的滑铁卢,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此时,已经落后别人一万步。中国需要有更多的技术平台,为开发者提供简洁的一步到位的技术支撑,让开发者可以忽略这些初始的技术问题,可以直接做上母舰,先去到星辰大海,再来点火起航。于是,我搞了一个Developround社区,专门提供服务接口,让开发者可以在技术上几乎无门槛的使用这些技术。

一旦有了可选择的服务,我们让LLM开口说话就是技术集成的问题。到了这一步,我又开始要讲我的另外一个观点,“凡是能白嫖的,必须疯狂白嫖”。本质上,我们就是要用最便宜的成本,实现还过得去的效果,除非我们对效果的要求,超出用户的本质需求。作为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更加关注成本,比较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没有一分钱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用头顶的猿毛一根根换来的,因此,在创业初期,但凡能用免费的服务,我们都不需要多看收费服务一秒钟;但凡能自己用技术解决的,我们都不会登录SaaS服务厂商网站一次。控制成本的背后逻辑,实际上是想为用户提供无限量无限制的使用,一旦功能有多余的成本,那么就必须考虑成本如何赚回来的问题,那么就一定是用户有损的,而作为创业者,我们往往希望自己的产品是用户无损的,通过这种情感共鸣来让用户心甘情愿的为价值买单。

让AI听懂听见

这里的标题,“听懂”在“听见”前面,意思是“听见”比“听懂”更难。

做一款能听懂用户在说什么的AI产品,构想起来并不复杂,即通过端侧录音用户的说话,发送到后端进行ASR,将识别文本交给LLM响应,再将响应的文本交给TTS生成语音,最后把语音发送给端侧播放给用户听,形成表象上无文本的对话交互形式。但是,但凡有点心智的朋友,都会发现这里面的大问题,就是响应速度,从用户说话到提交要时间,如果用户说的久,则网络的传输也更久,在到后端各种识别、响应、生成,再经过一次网络传输,都是时间,响应时间越久,产品就显得越呆滞,这种呆呆的效果,显得AI都不那么智能。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成本最低的,就是“流式”,声音的流式传输和流式生成,用户一边说话,一边传输,一边让LLM理解,一边生成文本,一边生成语音,这一系列的技术方案,每一道工序都能难住大部分程序员。比如,用户开启录音,实时的将声音片段上载,这里“实时”的上载往往是buffer,但是,我们都知道,声音有采样率、声道等参数,还有封装格式,每一种都可能带来解析失败。还有就是,在网络协议上,到底是选择websocket还是http stream,也是很纠结。总之,看似一马平川的方案,实则满地都是坑坑洼洼。当然,还有一种从架构层面去解决,把整个服务都搬到端侧上,或者调用手机本身的语言识别接口和TTS接口,在应用内嵌入小模型。

而OpenAI刚刚发布了最新模型gpt-4-audio,做到了端到端的语音理解和生成,同时,它还可以做到实时的理解,甚至有打断说话人的效果(我理解这种效果本质上是缺陷,消耗的资源也更大),也就是说,他们从底层模型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免去了ASR->LLM-TTS的流程,再配合上端到端的流式音频传输,就可以极大的降低延迟,给大模型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

除了听懂用户在说什么,“听见”有时也更温馨。例如用户处于嘈杂的车流环境,如果AI能听懂,那么就可以提供更贴切的情绪陪伴。

另外,如果是一款垂类的产品,如何巧妙自然的将能说会道的AI嵌入到产品中,甚至整个产品的逻辑都是围绕AI来展开,就是很难的事。本质上而言,上述过程只是一种体验上的切换,它在信息的总量上与打字读字没有区别。既然如此,打字读字明显具有更低的成本,除了跟风一定要强上语音对话能力,我找不出其他理由。因此,我想,在产品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我们的产品是引入AI作为辅助,还是围绕AI实现用户价值?如果是前者,我想确实是没有必要选择高成本的体验。但如果是围绕AI来实现用户价值,则情况完全不同,例如AI陪伴类的产品,不仅要有对话的能力,而且在声音的训练上也要下足功夫,因为这种场景下,用户需要更多的是陪伴感,追求的是产品的体验本身,而非内容的价值。

结语

本文主要聊了聊我在AI类产品中加入语音对话能力的一些思考,认为这一能力看上去简单,实则在技术上有很多细节,成本比较大,对于创业者而言,应该把成本作为一项重要考虑因素。同时,作为在这类功能上有经验的技术人,我认为随着AI产品的发展,一些较为常见的体验类功能,会慢慢成为基础功能,在所有产品中被集成。发现这点后,我也创建了自己的developround平台。从未来AI的应用来看,AIGC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而且是向虚的,人们对内容的消费主要还是娱乐的,而追求娱乐,必然存在更为吸引人的交互形态。我也将在这样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如果你对本文的内容感兴趣,不妨在下方留言,一起讨论。

2024-11-02 133 ,

为价值买单,打赏一杯咖啡

本文价值1.33RMB